欢迎来到学生托管加盟连锁品牌!
暑假刚开始,朋友圈就被老母亲们的吐槽刷屏:“孩子凌晨还在打游戏,中午不起床”“写作业磨磨蹭蹭,看电视眼睛都不眨”…… 其实,暑假不是 “放养期”,而是孩子拉开差距的 “关键期”。抓住这3个细节,帮孩子养成好习惯,开学后会明显不一样。
第一件事:管住生活节奏,让孩子 “规律” 起来
中科院的一位心理学博士曾说:“我这辈子最感谢妈妈的,是她逼我早睡早起。” 小时候他每天6点被喊起来背书,晚上10点必须睡觉,当时觉得 “太折磨”,长大后才发现:当同学熬夜赶报告、早上起不来课时,他早已养成规律作息,做事效率比别人高一大截。
暑假里,“规律” 比 “学多少” 更重要:
别让孩子 “凌晨睡、中午起”,哪怕比上学晚起 1 小时,也要固定时间起床(比如 8 点前),晚上 10 点前熄灯;
三餐按时吃,别让孩子 “饿了才吃、饱了就躺”,可以让他参与摆碗筷、擦桌子,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;
房间乱了让他自己收拾,玩具、书本用完放回原处 —— 这些小事看似不起眼,却能培养 “对自己负责” 的意识。
每天多出来的 1 小时,哪怕用来读绘本、跳绳、练字,坚持一个暑假,孩子的状态也会大不一样。就像种树,每天浇一点水,不知不觉就长高了。
第二件事:保护专注力,别当孩子的 “打扰大王”
王芳老师在书店见过一个场景:5岁的小男孩正跪着看书,奶奶一会儿说 “地上凉”,一会儿递水 “快喝一口”,最后干脆把书抢过来:“别看书了,跟我回家!” 其实,孩子天生就有专注力,是大人的 “过度关心” 慢慢把它磨没了。
暑假里保护专注力,做到这3点就够了:
孩子写作业、搭积木时,别总问 “渴不渴”“饿不饿”,除非他主动找你,否则安静待着就好。就像你追剧时不喜欢被打断,孩子专心做事时也一样;
用计时器帮孩子 “感知时间”:比如 “写作业20分钟,休息5分钟”“看动画片30分钟,到点就关”,让他知道 “时间是自己的,要自己管”;
玩点 “专注力小游戏”:比如舒尔特方格(在纸上画5x5的方格,填满1-25的数字,让孩子按顺序指出来),每天练 5 分钟,比刷题更能提升注意力。
专注力就像肌肉,越保护越有力。孩子能专注做事了,写作业、学东西都会更高效。
第三件事:抓学习习惯,重点在 “预习 + 复习”
小学阶段的孩子,成绩波动很正常,但习惯一旦养成,会影响一辈子。暑假没人催、没人管,正好是培养 “主动学习” 习惯的好时机。
先复习:把学过的知识 “串起来”
让孩子把期末试卷拿出来,对着错题说:“这道题当时为什么错了?现在会做了吗?” 还可以玩 “小老师” 游戏:你假装不懂,让孩子讲一讲 “这篇课文主要说什么”“这个数学公式怎么用”。孩子能讲明白,才是真的学会了。
比如孩子学过 “乘法口诀”,你可以说:“妈妈总记不住‘七八多少’,你教教我呗?” 他会很得意地当你的老师,不知不觉就巩固了知识。
再预习:让新学期 “有准备”
暑假后半段,带孩子翻翻下学期的课本,不用学得多深,只要知道 “这单元讲什么”“有哪些地方看不懂”,把疑问记在小本子上。开学后听课,孩子就会带着问题听,注意力更集中。
比如预习语文时,让孩子圈出不认识的字;预习数学时,让他说说 “这道例题讲的是什么意思”。简单的准备,能让孩子开学后更有信心。
暑假的意义,不是让孩子 “赶超别人”,而是帮他找到 “自己的节奏”:规律的生活、专注的做事、主动的学习。做好这3件事,孩子不用家长催、不用老师盯,也能慢慢变得优秀。就像老农种地,不急于拔苗助长,只认真浇水施肥,庄稼自然会长得好。
在线留言
Online message
校区展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