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学生托管加盟连锁品牌!
“作业班总有人说话、走神,怎么管都没用?” 其实,班级管理不靠 “嗓门大”,靠的是 “方法巧”。8个落地技巧,帮托管老师轻松搞定纪律问题,让孩子专注学习,老师省心省力。
“数学作业20分钟写完,语文生字15分钟够不够?”—— 与其老师单方面规定时间,不如让孩子参与制定。
比如开始写作业前,拿出小白板,让孩子自己预估每科作业的完成时间:“你觉得这页口算需要多久?” 孩子报出时间后,老师可以说:“那我们就按你说的10分钟来,完成了就给你贴个小贴纸。”
孩子对自己定的时间更有执行力,而且 “快节奏” 的目标能减少走神 —— 毕竟,没人愿意 “自己定的时间都完不成”。试过这招的老师发现:以前磨磨蹭蹭1小时的作业,孩子自己定了40分钟后,反而能专注完成。
“写作业前必须摆好文具”“有问题先举手”—— 这些规则不是 “默认的”,必须明确告诉孩子,甚至贴在教室墙上。
刚开学时,用5分钟做 “常规训练”:
· 练习 “快速摆文具”:铅笔、橡皮、作业本放在固定位置,30秒内完成;
· 练习 “举手提问”:右手举高,不喊 “老师”,等老师走到身边再说话;
· 练习 “安静入座”:拉开椅子不发出声音,坐下后双手放在桌上。
重复几次,孩子就会形成条件反射。有位老师说:“以前总有人喊‘老师我不会’,现在全班都知道‘举手等’,课堂一下子安静了。”
孩子故意说悄悄话、玩橡皮,其实是在试探 “老师会不会生气”。这时候,老师越慌,孩子越得意。
正确的做法是:
· 不立刻停下讲课,而是边走边巡视,走到调皮孩子身边时,轻轻敲敲他的桌子,继续讲题;
· 任务切换时(比如从写生字换到做口算),提前1分钟提醒:“还有1分钟,大家把生字本收起来,准备好口算题卡。” 平稳过渡能减少混乱。
关键是 “不被孩子带着走”。你越冷静,孩子越觉得 “这招没用”,反而会收敛。
“别说话了!” 喊得越凶,孩子越叛逆。不如试试 “沉默法”:
· 发现有人说话,停下手里的事,微笑着看向说话的孩子,不说话,就静静地看着;
· 发出指令后(比如 “现在开始写作业”),停顿3秒,深呼吸,给孩子反应的时间;
· 想发火时,先在心里数 “1-2-3”,问自己:“必须现在处理吗?会不会影响其他人?”
有位老师分享:“以前一喊,全班都看我,反而没人写作业;现在沉默3秒,说话的孩子自己就低下头了,其他人也不受影响。”
“你看小明,写完作业就自己看书,多专注!”—— 比起抽象的 “要听话”,具体的榜样更有说服力。
每天找1-2个 “纪律小标兵”:
· 可以是 “坐姿最端正” 的,“提问最规范” 的,甚至是 “进步最大” 的(比如以前爱说话,今天只说了一次);
· 表扬时说清楚细节:“小刚刚才举手问问题,声音不大但很清楚,大家可以学他这样。”
孩子会模仿同伴的行为,尤其是被老师表扬的行为。慢慢你会发现:越来越多孩子开始 “向标兵看齐”。
“你怎么又玩橡皮!” 当着全班说,孩子要么赌气对抗,要么破罐子破摔。不如课后单独聊:
· 拉到教室角落,蹲下来问:“刚才写作业时玩橡皮,是不是觉得题目太难了?”
· 不说 “你又犯错了”,而是 “老师相信你下次能专注写 20 分钟,我们一起试试?”
私下沟通能保住孩子的面子,他反而更愿意听。有个孩子被当众批评后总故意捣乱,老师私下跟他聊了一次,他反而不好意思了:“老师,我下次不玩了。”
孩子偶尔转笔、发呆,只要不影响别人,不用立刻停下辅导去纠正。可以:
· 用便利贴写张纸条:“看到你在转笔哦,写完这道题再玩好不好?” 悄悄放在他桌上;
· 下课前5分钟,单独跟他说:“刚才写作业时有点分心,下次我们一起专注完成,好吗?”
这样既不打断课堂,也给了孩子 “自我纠正” 的机会。毕竟,偶尔走神很正常,没必要上纲上线。
有些孩子故意惹老师生气,看老师发火会觉得 “很有趣”。这时候,老师一定要稳住:
· 心里默念 “他是在试探我,我不上当”;
· 实在忍不住时,找个理由离开教室(比如 “老师去拿个教具”),在走廊深呼吸1分钟;
· 记住 “对事不对人”:批评行为(“刚才说话影响别人了”),不说否定的话(“你怎么总不听话”)。
只有老师情绪稳定,孩子才会觉得 “胡闹没用”,反而会更配合。
托管班的纪律,不是让孩子 “怕老师”,而是让他们学会 “自我管理”。
当孩子觉得 “规则是合理的”“老师是公平的”“进步会被看见的”,他们自然会愿意遵守纪律。
记住:你越从容,孩子越自律;你用对方法,管理就会越来越轻松。
在线留言
Online message
校区展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