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管机构秩序不好怎么办?

返回列表 来源:原创 查看手机网址 浏览:6 发布日期:2025-08-02 14:39:28 【

托管班的教室秩序,直接影响辅导效率和孩子的学习状态。不少老师头疼 “刚安静两分钟又吵起来”“处理纪律问题占了一半时间”,其实做好秩序管理,关键在 “规则清晰、执行到位、孩子配合”。以下10个法则,能帮托管老师轻松搞定教室纪律。

 

一、规则要 看得见,更要 管得住

 

明确的规则是秩序的基础。托管老师要提前列出 “教室禁忌”:比如 “说话要举手”“作业时不打闹”“玩具只能在休息时间玩”。这些规则不能只停留在口头,最好写在卡通展板上贴在显眼处,让孩子一目了然。

 

更重要的是 “执行力”:孩子第一次违规时,老师要立刻轻声提醒(比如 “记得我们说过,写作业时要安静哦”)。坚决不纵容 “第一次例外”,否则规则会变成 “摆设”,后期只会花更多时间处理纠纷。

 

二、让孩子当 规则制定者,而不是 被动遵守者

 

与其老师单方面宣布规则,不如邀请孩子一起讨论:“你们觉得教室要保持安静,哪些事不能做呀?”“休息时间玩玩具,要注意什么才不会吵到别人?”

 

孩子自己提出的规则(比如 “不能抢玩具,谁先拿到谁先玩”),会更有认同感。用他们的语言记录下来(比如 “大声尖叫会吓到同学,要轻轻说话”),执行时阻力会小很多 —— 毕竟 “这是我们自己定的规矩”。

 

三、规则不是贴在墙上的纸,要刻在孩子心里

 

刚开学时,孩子对规则不熟悉很正常。老师要做的不是 “等犯错了再罚”,而是主动 “重复提醒”:

 

上课前说:记得哦,写作业时有问题要举手,不能直接站起来喊。

看到孩子快要违规时(比如两人开始小声打闹),提前轻声制止:我们约定过,作业时间要专心,对吗?

 

初期可能需要反复强调,甚至有点 “啰嗦”,但 2-3 周后孩子会形成习惯。当规则内化成 “条件反射”,老师就不用再费口舌了。

 

托管机构秩序不好怎么办?


四、老师先 做好榜样,孩子才会 学会尊重

 

托管老师的言行,是孩子的 “行为模板”:

 

你说话时轻声细语,孩子就不会习惯大喊大叫;

你蹲下来耐心听孩子说话,孩子就会学着尊重同伴的表达;

你答应孩子 写完作业就玩 10 分钟,并说到做到,孩子才会相信规则的严肃性。

 

如果老师自己经常打断孩子说话、承诺的事没兑现,再严的规则孩子也不会真心遵守。

 

五、把规则 同步给家长,争取 家校配合

 

开学第一周,把教室规则和奖惩办法(比如 “连续 3 天遵守规则,奖励小贴纸”“打闹会取消休息时间”)复印给家长,附上一句:“为了让孩子在托管班高效学习,需要您在家也提醒孩子遵守规则,感谢配合!”

 

这样做有两个好处:一是避免家长误解(比如孩子说 “老师不让我们说话”,家长可以对照规则解释);二是让家长成为 “规则的助力者”,孩子在家在校听到一致的要求,更容易养成习惯。

 

六、课前准备做足,纪律问题少一半

 

托管班孩子放学后精力旺盛,一旦无所事事就容易打闹。老师要提前规划好每段时间的内容:

 

arrival 10分钟:点心 + 自由阅读(安静活动);

1小时作业时间:按年级分组,明确 写完一科举手问老师

作业完成后:20分钟集体游戏(比如拼图、拍手歌)或个人兴趣活动。

 

流程清晰了,孩子知道 “现在该做什么”,就不会因为 “没事干” 而制造混乱。另外,提前备好教具、打印好习题,避免上课时 “找东西” 导致的秩序真空。

 

七、对违规的态度 前后一致,孩子才会 认真对待

 

最破坏规则权威性的,是老师 “看心情执行”:

 

今天心情好,孩子打闹只当没看见;明天心情不好,同样的行为却严厉批评;

喜欢的孩子宽松,对 调皮的孩子苛刻。

 

孩子很敏锐,一旦发现规则 “可松可紧”,就会尝试 “钻空子”。正确的做法是:不管对哪个孩子、当天心情如何,都按既定规则处理(比如 “打闹一次,罚站2分钟冷静”),让孩子知道 “规则面前,人人平等”。

 

八、批评要 一对一,别搞 公开处刑

 

孩子犯错时,当众训斥会让他觉得丢脸,反而可能破罐子破摔(比如 “反正大家都知道我调皮了”)。正确的方式是:

 

走到孩子身边,轻声说:现在是作业时间,你刚才打扰到同学了,跟我来一下。

带到教室外或角落,单独告诉他错在哪、该怎么做(比如 下次想说话,先举手,老师叫你再讲),然后让他回去继续学习。

 

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,又没中断其他孩子的学习,还能让孩子感受到 “老师是在帮我改正,不是针对我”。

 

九、对 重复犯错,要有 梯度惩罚

 

有些孩子会试探规则的底线(比如 “上次打闹没怎样,这次再试试”)。老师可以设定 “递进式惩罚”:

 

第一次犯错:口头提醒 +“再犯会有惩罚

第二次犯错:取消一项福利(比如当天不能玩玩具);

第三次犯错:联系家长,说明情况(让孩子知道 重复犯错会有严重后果)。

 

惩罚的目的不是 “让孩子害怕”,而是让他明白 “规则必须遵守”。每次惩罚后,要给孩子 “改过机会”(比如 “明天表现好,还能恢复玩具时间”)。

 

十、用 正向激励养习惯,比批评有效10

 

比起 “盯着孩子的错误”,更该做的是 “放大孩子的好行为”:

 

看到有人主动举手发言,立刻表扬:小明刚才举手提问,特别遵守规则,大家要向他学习!

小组都安静写作业时,给整个小组贴一颗 纪律星,攒够 5 颗换一次集体游戏;

每周评 秩序小标兵,奖励一张小奖状(孩子会为了这份荣誉,主动约束自己)。

 

孩子对 “被肯定” 的渴望,远超过对 “被批评” 的恐惧。多给正向反馈,教室会形成 “大家都守规则” 的氛围,甚至孩子之间会互相提醒:“别说话,不然我们的星星就没了!”

 

托管班的秩序管理,核心不是 “管住孩子”,而是 “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”。从清晰的规则入手,用耐心重复强化,靠正向激励引导,再加上老师的以身作则,不用大喊大叫,教室也能始终保持有序 —— 让老师把精力真正用在辅导孩子上,这才是秩序管理的最终目的。

本文标签】: 无标签 责任编辑】:晋级教育版权所有:http://www.jjjy8.com转载请注明出处
 托管班加盟怎么样?托管加盟行业前景如何?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:家长投诉时托管老师如何应对

校区展示

郑州中托盟校区

厦门晋级教育加盟校

重庆晋级教育加盟校

深圳晋级教育加盟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