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学生托管加盟连锁品牌!
亲戚聚会本是孩子观察社交的 “生动课堂”,父母怎么和亲戚聊天、怎么评价孩子,孩子都会默默模仿。可很多家长觉得 “自家人说话不用在意”,随口说的一句比较、一句抱怨,却可能伤了孩子的自尊,还让亲戚陷入尴尬。真正的家庭教育藏在细节里,这5句话一定要咽回肚子里,换种说法既能护孩子又顾人情。
这5句话别乱讲!伤孩子还毁氛围
1. 别当面比较:“你看表哥考第一,你咋才及格?”
表姐曾当着表哥的面骂女儿:“你表哥数学又考年级第一,你连及格都费劲,真不争气!” 当时孩子脸瞬间红了,攥着衣角一言不发。这种比较不仅否定孩子的价值,还会让他要么自卑、要么嫉妒,连表亲间的感情都受影响。更尴尬的是表哥妈妈,只能赶紧打圆场 “别比成绩”,心里却又怕自家孩子骄傲,又怕伤了侄女自尊。
其实可以换个说法:“表哥每天坚持做题,数学才这么好,这点值得学;但你上次运动会跑800米拿第三,那种不放弃的劲儿,妈妈也特别骄傲!你们各有各的精彩。” 既肯定了别人,又保护了自家孩子的自信,还能教孩子欣赏他人。
2. 别虚假谦逊:“他笨得很,随我,没天赋!”
亲戚夸孩子 “钢琴弹得好”,总有家长摆手:“哪里行,学半年才会一首简单的,笨得随我。” 可孩子会当真觉得 “我真的笨”,原本带笑的脸立马蔫了。亲戚的真心夸赞被堵回去,也只能尴尬转移话题。
高情商的说法是:“谢谢您认可!孩子为了弹好这首曲子,每天练半小时,手指都磨红了,现在还在加油呢。” 既接下赞美,又肯定孩子的努力,孩子能感受到认可,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。
3. 别露家庭隐私:“为报辅导班,我俩工资快见底了!”
舅妈曾在聚会上抱怨:“为给孩子报奥数班,我和他爸工资快没了,连新衣服都舍不得买。” 孩子当场小声说 “我不学了,不想你们辛苦”。把经济压力说出来,看似倾诉,实则把负罪感转嫁给孩子,还可能让家庭隐私成了亲戚的谈资。
遇到亲戚问起辅导班,不如轻描淡写转移话题:“孩子现在报的班他挺喜欢的,咱们不说这个,您家孩子最近是不是又学了新技能呀?” 既不暴露隐私,又能把聊天引向轻松的方向。
4. 别替孩子做决定:“暑假让他去您家玩!”
姑姑去年热情邀请表妹家孩子暑假去做客,表妹当场答应,可孩子回家就闹:“我要去外婆家,不想去姑姑家!” 无视孩子意愿的承诺,不仅让孩子觉得 “爸妈不关心我”,还可能让亲戚期待落空。
正确的做法是:“谢谢您邀请!孩子暑假有去外婆家的计划,我回去跟他商量下能不能调整,确定了再跟您说,您看行吗?” 既给了孩子选择权,又尊重了亲戚,避免后续尴尬。
5. 别抱怨家人:“他爸啥都不管,全靠我一个人!”
李姐曾在聚会上吐槽:“孩子作业没人辅导,家长会没人去,他爸下班就玩手机。” 没注意到旁边的儿子红着眼圈低着头。在孩子心里,父母是 “超级英雄”,抱怨配偶会破坏他在孩子心中的形象,让孩子失去安全感,还可能让亲戚对配偶产生不好的印象。
其实可以多说配偶的付出:“孩子爸最近下班会主动陪他读绘本,虽然忙,但也在尽力参与,教育孩子还是得我们一起扛。” 既维护了家庭和睦,又让孩子感受到温暖。

高情商爸妈说话前,都会 “三思”
亲戚聚会说话,不是 “想说就说”,而是要多花几秒琢磨,避开 “说话坑”:
1. 一思:“如果我是孩子,听了会咋想?”
开口前先换位思考:如果自己是孩子,听到 “你怎么这么笨”“你不如别人”,会不会委屈自卑?有位宝妈说,她每次想批评孩子时,都会先把自己代入孩子的角色,慢慢就学会了说温暖的话,孩子也越来越愿意跟她沟通。
2. 二思:“我说这话是为了啥?”
问问自己,说话是为了炫耀、缓解尴尬,还是真心交流?如果只是为了 “面子”,不如闭嘴;如果想分享孩子的进步,可以说 “孩子这次比上次多考10分,他自己特别开心”,既表达喜悦,又不让别人不舒服。
3. 三思:“这话会带来啥影响?”
想想这句话会不会让孩子更自信,会不会让亲戚觉得温暖。有位爸爸之前总在亲戚面前抱怨老婆,后来发现孩子跟妈妈越来越疏远,才意识到自己的话伤了孩子,从此再也不这么说了。
说话,是给孩子最好的 “社交课”
我们总想着给孩子报最好的辅导班、买最棒的玩具,却忘了亲戚聚会时的每一句话,都是孩子的 “情商教材”。你懂得尊重孩子,孩子就会学着尊重别人;你懂得体谅亲戚,孩子就会学着与人友善。
管住嘴不是虚伪,是保护孩子不自卑,是尊重亲戚不尴尬,更是为人父母的修养。从今天起,少一句比较,多一句鼓励;少一句抱怨,多一句体谅,用言行给孩子做榜样,让他在爱与尊重里长大 —— 这才是我们能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。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的知识,在下方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分享给你哦,我们也会开展家庭教育的直播,欢迎您前来观看。
在线留言
Online message
校区展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