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学生托管加盟连锁品牌!
托管机构想做好招生续班,光靠校长着急没用,得让团队打心底里有干劲。很多机构看似缺生源、缺利润,其实缺的是能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方法。分享3个落地步骤,帮你让团队从 “要我干” 变成 “我要干”。
一、先造 “氛围”:让员工觉得 “这是个值得拼的地方”
不少托管机构老板纳闷:“我给的工资不低,怎么员工还是没动力?” 其实,比起钱,员工更需要 “归属感”—— 知道自己在为一个靠谱的目标努力,身边有并肩作战的伙伴。
1. 让 “愿景” 看得见摸得着
别只喊 “我们要做最好的托管”,不如具体说:“咱们要让附近3公里的孩子,在这里既能写好作业,又能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,让家长提起咱们就说‘放心’。” 把目标和孩子的成长、家长的需求绑在一起,员工才会觉得 “我做的事有意义”。
2. 校长先 “带头干”
有位托管校长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岗,不是盯着员工,而是和早到的孩子聊聊天:“昨天的红烧肉好吃吗?”“今天想先写数学还是语文?” 员工看校长心里装着孩子,自然也会更用心。校长的态度就是机构的 “风向标”,你重视什么,员工就会聚焦什么。
3. 养出 “务实” 的团队文化
优秀的托管机构都有这些共性:
眼里有孩子:比如记得哪个孩子对芒果过敏,哪个孩子需要多鼓励;
遇事不推诿:孩子磕了碰了,不是互相指责,而是先解决问题再复盘;
愿意分享:张老师有让孩子快速静下来的妙招,就拿出来在例会上讲讲。
对中小托管来说,没必要搞复杂的文化口号,把这些小事做好,团队凝聚力自然就强了。
二、再定 “规矩”:激励不是 “发钱”,是让员工 “敢拼也愿拼”
很多机构的激励就靠 “月底发奖金”,效果越来越差。真正管用的激励,要让员工觉得 “努力了就有回报,而且这回报是我想要的”。
1. 选对 “激励时机”
及时奖:前台老师今天成功邀约3个家长试听,当天就当众发个小红包,比等到月底再奖效果好10倍;
节点奖:开学季招生冲刺、期末续班关键期,设个 “阶段性目标奖”,比如 “本周续班超80%,团队请吃火锅”。
孩子进步了要及时夸,员工有成果了也要马上奖 —— 拖延的激励,就像变凉的饭菜,没味道了。
2. 搭配 “激励频率”
固定福利:每月绩效奖、满勤奖,让员工有 “保底的安心”;
惊喜奖励:比如突然宣布 “这个月谁让家长写了好评,每条奖 20 元”,用新鲜感刺激积极性。
就像给孩子发奖励,总发一样的会腻,偶尔来个小惊喜,劲头就又上来了。
3. 找准 “激励方向”
按马斯洛需求理论,托管员工的需求分这几层:
基础需求:工资准时发、社保交到位(别觉得这是小事,这是员工踏实干活的底线);
归属感:每周开次 “轻松会”,不聊工作,聊聊 “最近发现哪个孩子的小秘密”;
成就感:把 “优秀员工” 奖状换成 “家长最信任的老师”“孩子最想黏的老师”,更接地气,也更让员工有面子。
比如有位老师擅长带调皮的孩子,就专门给她设个 “行为引导奖”,她会觉得 “我的特长被看见、被重视了”。
三、最后抓 “业务”:把激励落到招生续班的具体事上
激励不能只停在 “喊口号”,要和托管的核心业务 —— 招生、续班绑在一起,让员工知道 “往哪使劲,怎么使劲”。
1. 招生端:让 “找生源” 有动力
定具体指标:别只说 “这个月多招几个学生”,要明确 “每人每天打5个有效家长电话”“每周邀请2个家长来参观校区”。完成了有基础奖,超标了有额外奖;
公开 “晒成果”:在前台贴张 “招生进度表”,谁邀约了家长、谁成了单,用小红星标出来。对小学生来说 “小红花” 管用,对员工来说 “公开表扬” 同样管用。
比如有机构搞 “招生 pk 赛”,胜者能优先选周末休息时间,比单纯发钱更让员工有劲头。
2. 续班端:让 “留学生” 有方法
续班的核心是 “服务好”,激励要往 “提升服务质量” 上引:
练 “续班意识”:每周例会让老师分享 “这周发现哪个孩子进步了,怎么和家长说的”,教会大家 “把服务转化为续班理由”;
盯 “过程指标”:比如要求 “每周和每个家长聊1次孩子的情况”“每月发1次孩子在托管的照片”,这些做到了,续班率自然高。把这些过程纳入考核,达标了就有奖。
有位托管老师发现,只要她坚持每周给家长发 “孩子作业之星” 小视频,续班时家长几乎不会犹豫。这种 “靠服务赢来的续班”,比硬推销靠谱多了。
关键提醒:激励的 “根” 是机构在成长
最后想说句实在话:如果机构一直不盈利,再花哨的激励都是空谈。员工跟着你干,不光看眼前能拿多少钱,更看这个托管有没有发展 —— 能不能开分店、能不能涨工资、能不能从普通老师变成店长。
所以,激励的底层逻辑是:校长先带着团队把托管的口碑做起来,让家长认可、让孩子喜欢,有了稳定的生源和收入,再通过合理的激励让大家 “多分点蛋糕”。这样,员工才会觉得 “跟着这个团队干,有奔头”。
托管机构的竞争力,说到底是 “人” 的竞争力。用对方法激发团队的干劲,招生续班就会从 “校长一个人的事”,变成 “所有人的事”—— 这才是做托管能长久的关键
在线留言
Online message
校区展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