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级托管加盟
晋级托管加盟
晋级教育加盟合伙人

晋级托管学堂:孩子出现厌学,别着急!父母越 “实诚”,越容易把孩子推远

返回列表 来源:原创 查看手机网址 浏览:5 发布日期:2025-10-14 15:51:58 【

和很多焦虑的父母聊起孩子的教育问题,我发现一个共性:面对孩子的 问题,家长总习惯 太当真”—— 孩子说不想上学,就立刻谋划 休学、学技术;孩子说 活着没意思,就吓得不敢管、不敢说。本意是为孩子好,却往往因为只盯着 现实层面,忽略了孩子背后的情绪与需求,反而把问题搞得更复杂。

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孩子,若开始零零碎碎请假,从半天到一天、两天,父母的煎熬可想而知:每天早上揪着心察言观色,生怕孩子又提 “不上学”。有的父母实在扛不住,会说 “想上就好好上,不想上就休学学技术,我们也接受”。这样的父母算开明,也做了不少心理建设,但恰恰是这种 “实诚”,可能悄悄泄了孩子的劲 —— 孩子本还在挣扎着想去学校,家长却先默认了 “他真的不想上学”,甚至帮他铺好了 “退路”。

 

别被孩子的 “字面话” 骗了!他说 “不想上学”,可能在 “求救”

孩子说 “不想上学”,真的是 “完全不想学” 吗?大多时候不是。这句话的背后,藏着更多没说出口的情绪:“学习太难了,我撑不住了”“在学校很压抑,没人理解我”“我努力了却没效果,很挫败”…… 这些情绪的发泄,远比 “不想上学” 这个字面意思更重要。

但很多家长容易陷入 “现实层面” 的思考:

孩子请假频繁,就觉得 “这么耗着没意义,不如干脆休学”;

孩子提 “不想上学”,就立刻琢磨 “学个技术也能养活自己”;

甚至觉得 “要么好好上,要么彻底不上,没有中间路可选”。

可家长没看到,孩子即便请假,也没彻底拒绝去学校 —— 这本身就是一种努力,是他在 “撑不下去” 和 “不想放弃” 之间的挣扎。当家长急着给 “出路”,比如提议休学、学技术,反而会让孩子觉得 “爸妈都觉得我不行了”,原本还在坚持的那点劲,很可能就此垮掉。

更棘手的是,若真让孩子退回家,或换一条 “赛道”,问题也没解决。他内心的迷茫、自我否定、对困难的恐惧还在,这些 “心理现实” 不改变,换再多外在环境,也只是治标不治本。就像有的孩子休学后,在家更焦虑,既不敢出门,也不愿学技术;有的孩子换了专业,没多久又陷入 “不想学” 的循环 —— 因为真正的 “卡点”,从来不在 “选哪条路”,而在 “没能力面对困难”。

 

晋级托管学堂:孩子出现厌学,别着急!父母越 “实诚”,越容易把孩子推远


“解决问题” 更重要:先读懂孩子的 “情绪隐喻”

很多家长也尝试过鼓励孩子,比如讲 “上学很重要”“坚持就会好”,可往往没用。不是鼓励错了,而是方向偏了 —— 孩子的 “厌学”,大多不是 “头脑层面” 的认知问题(他知道上学重要),而是 “感受层面” 的关系问题、情绪问题。

比如孩子说 “活着没意思,死了算了”,家长第一反应往往是恐慌:“孩子要轻生!” 于是不敢提上学,不敢收手机,说话小心翼翼。可这恰恰是只理解了 “字面意思”,忽略了孩子的真实表达 —— 这句话更可能是他的 “情绪隐喻”:“我现在的痛苦太强烈了,看不到希望,好像只有‘结束’才能解脱”。

这时候,家长要做的不是 “回避问题”,而是 “看见情绪”:

别急着反驳 “别瞎说,活着多好”,而是试着问 “你现在是不是特别难受?觉得这事熬不过去了?”;

别忙着找 “解决办法”,而是先共情 “如果是我,遇到这么难的事,肯定也会觉得累”;

慢慢引导他说出 “难在哪”:是考试压力大?和同学处不好?还是觉得努力没回报?

当孩子感受到 “我的情绪被看见”,而不是 “我的话被当真”,才会愿意打开心扉。比如有的孩子说 “不想上学”,聊到最后才发现,是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后,老师的一句 “你可能不是学习的料”,让他彻底没了信心;有的孩子是因为父母总说 “别人都能学好,你怎么不行”,让他觉得 “自己很没用”。这些藏在 “不想上学” 背后的委屈、挫败、自我否定,才是需要先解决的核心。

 

给孩子 “纠结的空间”:别急着 “推” 或 “拽”,让子弹飞一会儿

面对孩子的 “不上学” 纠结,家长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:耐不住焦虑,总想立刻有 “结果”—— 要么逼孩子 “必须上学”,要么劝孩子 “干脆休学”,受不了 “不上不下” 的状态。

但对孩子来说,这个 “纠结期” 恰恰很重要。他需要在 “想上又怕上”“想放弃又不甘心” 的拉扯中,慢慢理清自己的感受:“我到底怕什么?”“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?”“我能不能承受上学的压力?” 这个过程,是他 “寻找自己” 的过程 —— 只有自己想明白,未来的选择才会坚定。

家长要做的,不是 “替他做决定”,而是 “陪他熬过去”:

1. 允许 “中间状态” 存在

别把 “上学” 和 “不上学” 变成唯一选项,允许孩子 “今天去半天,明天全勤,后天请假”。只要他没明确说 “彻底不上”,就别主动提休学。有的家长觉得 “这样太耗了”,但比起 “逼孩子做出不适合的选择,日后后悔”,这种 “耗” 是必要的 —— 孩子需要时间自我调节,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
2. 给 “支持” 而非 “说教”

少讲 “你要加油”“别放弃”,多做 “看得见” 的支持:比如孩子愿意去学校,出门前说一句 “今天能去学校,已经很勇敢了”;孩子请假在家,别指责 “又不上学”,而是问 “要不要一起做点你喜欢的事,比如看会儿电影、出去走走”;发现孩子偷偷做题,及时肯定 “你其实没放弃,还在努力”。这些细节,能让孩子感受到 “不管我怎么样,爸妈都在”,从而慢慢积攒面对困难的勇气。

3. 守住 “规则底线”

允许纠结,不代表无底线纵容。比如 “请假可以,但要提前说,不能早上临时变卦”“在家可以休息,但不能熬夜玩手机,影响作息”。规则不是为了 “约束”,而是为了让孩子知道 “即使我难受,也有边界”,避免他在焦虑中彻底放纵,陷入更糟的状态。

 

孩子的 “问题”,往往是 “求助信号”

当孩子说 “不想上学”,或出现看似 “叛逆”“消极” 的行为时,家长别先急着 “解决问题”,而是先停下来想想:“他到底在表达什么?他需要什么?”

孩子的世界里,很多 “极端的话”“反常的行为”,都不是真的 “想怎样”,而是 “撑不住了,想被看见”。家长若能跳出 “字面意思”,走进孩子的情绪里,理解他的挣扎,接纳他的不完美,陪他慢慢梳理,比立刻给 “出路” 更有用。

毕竟,孩子最终要走的路,得他自己想清楚;而父母能做的,就是在他犹豫、害怕时,告诉他 “别急,我陪你一起等,一起找”—— 这份接纳与陪伴,才是帮孩子走出困境的最大底气。
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的知识,在下方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分享给你哦

本文标签】: 无标签 责任编辑】:晋级教育版权所有:http://www.jjjy8.com转载请注明出处
 托管班加盟怎么样?托管加盟行业前景如何?

校区展示

郑州中托盟校区

厦门晋级教育加盟校

重庆晋级教育加盟校

深圳晋级教育加盟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