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学生托管加盟连锁品牌!
精神内耗,就像一场看不见的心理斗争,正在悄悄消耗着很多孩子的能量:有的孩子因达不到父母期待而自我否定,有的因情绪无处宣泄而压抑纠结,有的因过度关注结果而焦虑不安。其实,想要帮孩子摆脱内耗,无需复杂的教育技巧,做好 “调低期待、接纳情绪、聚焦过程” 这3件事,就能让孩子轻装上阵,绽放内在生命力。
调低期待:允许孩子做 “平凡” 的自己
“别人能考年级前十,你怎么就不行?”“同样的老师教,你怎么总比别人差一截?” 孩子上学后,很多家长难免被分数裹挟,不自觉地加入竞争赛道,把 “优秀” 等同于 “成绩好”,对孩子的期待一路拔高。
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,天赋资质、成长节奏各不相同:有的孩子擅长学习,轻松当学霸;有的孩子兴趣广泛,在艺术、运动领域发光;有的孩子资质普通,但心地善良、共情能力强,人缘极好。把所有孩子都塞进 “考试” 这一个赛道分高低,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。
家长真正该做的,是放宽对 “优秀” 的定义,放低对孩子的期待:不要求他必须考高分、当学霸,而是看见眼前这个真实的孩子 —— 他的优点、他的短板、他的喜好。当你不再强求孩子 “必须怎样”,焦虑和恐慌会慢慢消散,心态变得平和理性;孩子也会从 “被期待的压力” 中解脱,按照自己的节奏做能力范围内的事,内心的纠结和自我消耗自然会减少。
就像有位妈妈说:“以前总盼着儿子考进前10名,他累我也累,亲子关系剑拔弩张。后来我接受了他‘中等偏上’的成绩,反而发现他更自信了,偶尔还能超常发挥。” 允许孩子平凡,反而能让他在无压力的环境中,慢慢成长为最好的自己。

接纳情绪:打造家庭 “高能量场”
在很多家长眼里,孩子衣食无忧、只需专注学习,根本不该有 “情绪问题”。所以当孩子抱怨学习难、担心考试失利、为小事发脾气时,家长要么说教 “我们上班更难,你这点苦算什么”,要么指责 “就知道找借口,一点抗压能力都没有”。
可孩子的情绪没有对错之分,每一次哭闹、抱怨、焦虑,都是内心需求的表达。当家长无法接住这些情绪,甚至排斥、压制时,孩子的负能量只能积压在心里,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精神内耗:一边想做好,一边又被负面情绪裹挟,根本无法专注做事。
正确的做法,是允许孩子表达任何情绪,用共情和理解打造家庭 “高能量场”:
当孩子抱怨学习难时,别说 “这点事都受不了”,而是说:“妈妈知道你想学好但又觉得吃力,不着急,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,慢慢解决”;
当孩子担心考试失利时,别说 “怕就别考了”,而是说:“妈妈上学时也怕考试,明明准备得很充分,还是会紧张,这种感觉太正常了”;
当孩子为小事发脾气时,别说 “无理取闹”,而是说:“妈妈看你现在很生气,能告诉妈妈为什么吗?”
接纳孩子的情绪,不是纵容他任性,而是让他知道 “你的感受被看见、被理解”。当孩子的内心可以随意敞开,负面情绪像流水一样自然流淌,就不会再压抑纠结,内耗减少了,才能把注意力回归到该做的事情上。
聚焦过程:拓宽孩子的心智 “带宽”
经济学上的 “带宽” 理论指出,每个人的心智容量都是有限的,就像电脑内存 —— 如果被焦虑、纠结、自我否定占满,就没有多余精力应对学习和生活。很多孩子之所以精神内耗严重,就是因为太关注 “结果”:考不好怎么办?达不到目标怎么办?这种对结果的过度担忧,让他们陷入无尽的心理斗争。
想要帮孩子拓宽心智 “带宽”,关键是帮他构建 “过程导向思维”—— 重视努力的过程,而非只盯着最终的结果。在日常相处中,家长要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改进,而非只在他考好时才给予表扬:
孩子写作业更认真了,哪怕错题还不少,也要说:“妈妈发现你今天写作业特别专注,遇到难题也没轻易放弃,这种坚持太棒了”;
孩子主动帮家里做家务,哪怕做得不够好,也要说:“你能主动分担家务,说明你长大了,懂得关心家人了,妈妈很欣慰”;
孩子尝试新事物失败了,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,也要说:“你敢勇敢尝试,就已经比很多人厉害了,这次没做好,下次再努力就好”。
当孩子意识到,人生是一场体验,重要的不是是否成功,而是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时,他会慢慢建立起安全感,敢于接受自己的短板,减少 “无法达标” 的心理内耗。越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,孩子越能建立真实的自信,从而更从容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。
陪伴孩子穿越 “心理迷雾”
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 “不努力”“不上进”,却没看到他们内心的煎熬:一边想满足父母的期待,一边又被自身能力限制;一边想奋发图强,一边又忍不住自我否定。这些漂浮不定的情绪,像一张网把孩子困住,让他们在精神内耗中无法自拔。
其实,孩子不是不想努力,而是内心的负担太重;不是不在意父母的看法,而是怕让父母失望。想要帮孩子告别精神内耗,家长需要做的,是放下过高的期待,接纳他的所有情绪,肯定他的每一份努力。
当孩子感受到 “无论我是否优秀,父母都爱我;无论我是否成功,父母都认可我” 时,内心的焦虑和纠结会慢慢消散,内在的生命力会自然萌发。愿每一位家长都能陪伴孩子穿越青春期的 “心理迷雾”,让孩子在无内耗的环境中,轻松、自信地成长。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的知识,在下方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分享给你哦,我们也会开展家庭教育的直播,欢迎您前来观看。
在线留言
Online message
校区展示